小学生开学排座位方法-51白菜网彩金论坛
小学生开学排座位方法
科学、合理的为学生编排座位,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积极性,也让老师们的工作事半功倍。小编已经在这里整理了科学、合理的为学生编排座位方法,快来看看吧!
(一)秧田型
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是课堂教学最普遍的方式。目前,我国大部分学校采用“秧田式”的模式,把学生排列成一行行、一列列,使讲台成为教室的中心。
优点:便于教师管理
教室整齐划一,空间充分利用,有利于教师管理课堂、维持秩序和有计划地传授知识,有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一切活动,是大班授课最适宜的座位排列方式,教师可以随时走到学生中间,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控制作用。
缺点:不利于师生交流
其课堂布局过于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,既容易让教师产生权威感,形成居高临下、高高在上的心态,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,不利于师生交往和学生讨论合作。师生互动具有“教师→学生”的单向性,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教师进行反馈的频率。
有老师说:
“我个人比较喜欢“秧田型”的课堂座位排列。在这种空间形态中,学生相互干扰少,听课注意力容易集中。从教师来说,也易于观察与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,利于进行系统讲授。”
(二)分组模块
这种模式类似于文章开头提到的“团团坐”,与秧田式不同,改变了学生看着学生的后背的方式,面对面围桌而坐,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。
优点:增强学生间互动合作
学生的主体性加强,注重了互助式、互动式、讨论式的学习,有利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交流合作,使小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“功能群体”,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,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。
缺点:老师监管较难
在这种自由的学习空间中,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很难到位。小组学习中,学生围桌而坐,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开小差。生理方面,不良的坐姿、肌肉的松弛、突然的扭头不仅会造成精神的涣散,长期下去还会影响视力,甚至增加一些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。
有老师说:
“我觉得小组式排列法比较好,我会让学生自由组合,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,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特别是对于一些探讨性的实验,这样的排列方法最有利于他们的学习。”
(三)餐桌式
学生们面对面而坐、时不时互相讨论、老师则拿着课本“全班绕”。课桌椅按照长餐桌的形式摆放,所有学生都是面对面坐着听课的,以方便自由讨论。
优点: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
不但方便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,最“实惠”的还是解决了老师、校长开学排座位的烦恼。老师讲课全班绕的模式,完全不存在前座、后座的不公平。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,充分体现了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新课程理念。
缺点:分散学生注意力
“餐桌式座位”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,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。这种方式虽然拉近了学生与学生的距离,但也方便了学生间的闲谈,个别差点的学生更是有了依靠,容易养成惰性。
有老师说:
“我们学校初中部的70个班,所有学生都是面对面坐着听课的,除了自由讨论,孩子们还能随意向老师举手提问,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交流。”
(四)马蹄式(u型)
马蹄式座位模式又叫作u型座位模式,是指教师站在u型入口处,学生面朝教师而坐。
优点:有助于师生交流
占用空间较小,学生比较集中,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较近,适合于教师讲授新课,也适合学生交流讨论,更便于师生开展各种表现活动。教师也可以到黑板板书,还可随时走到中央地带,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。学生可以互相对视和倾听,有助于师生之间、学生之间交流各种信息。中央地带是师生展示的舞台,教学中的各种角色扮演、游戏活动、歌舞表演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。并且根据需要,可以迅速地将座位调整成圆形、矩形(三条边)或双弧型等。
缺点:只适合小班教学
不足之处在于它具有较强的局限性,比较适合小班教学,如果大班教学也要采用这种排列方式,那只得用两个甚至三个u形嵌套在一起,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。
有老师说:
“我们班学生人数比较少,学生在这种u型结构中可以互相对视和倾听,方便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,我也能很迅速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反应。”
(五)圆形式
圆形座位排列方式是全班同学围坐成一个大圆形进行学习和讨论,中间空出来的空间,则可以用来开展班会游戏等活动。
优点:激发学生表达自我
全班同学聚集在一起,大家相互之间都可以看到,有利于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进行,从空间特性上看它消除了座位的主次之分,让大家平等地坐在一起,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、建立和谐友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。
缺点:缩小了学生间的交往面
但在圆形排列方式下同学只能与坐得离自己比较近的同学交流,隔得较远的同学则不方便交流,因此它缩小了同学间的交往面。
有老师说:
“现在班里的学生明显比以前活跃,遇到问题也爱讨论了。同时‘圆圈’形式的座位,有助于老师照顾到每一个同学,老师与学生也有更多的交流。”
(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,转载请注明出处)
小学生开学排座位方法相关文章:
1.
2.
3.
4.
5.